1.危急值报告制度最早由Lundberg于1972年提出。
2.中国医师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提出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3.2015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明确包含了危急值制度。
4.《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
第二章 临床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
第二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四十二)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
因此,你看重不重要,
医院必须落实危急值的管理,
如何落实,我们接下往下看。
什么是危急值(Critical Value)?
指偏离正常参考范围较大,极度异常的检验结果,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治疗,病人将处于有威胁生命的状态。因此,危急值是一种临床预警值。
一、哪些科室会发出危急值报告?
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放射科、计算机断层、核磁共振、心电图室。
一般来说,
主体是检验科、影像、病理等医技科室的医护人员,
客体是相关科室的主管医生。
PS:对于危急值管理来说,当我们发现后,需要及时通报,第一时间进行干预。
二、如何构建有效的危急值通报体系?
重点是建构一个周全、及时的危急值通报机制,使其成为医护人员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系统将危急值报告由多重管道迅速传达给相关的医疗照护人员。
常见的通报方式有三种:
①通过短信直接通知
②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进行提示
③人工电话通知。
可以看到,三种通报方法中前两种,都需要较好的信息系统支持,而对于小医院来说,人工电话进行通知,也是一个比较省成本落地的策略。( 除了短信外,电话通知医师也是可行,各院自制定)
(通报系统非常重要,建议:医师手机随时可接收危急值警示)
三、临床相关科室基本权责如何执行?
1.医务科:根据医技科室调研情况,组织专家讨论危急值项目,对危急值运行情况总结评价并进行修订、备案。
2.检查科室:每年与临床科室对接,对危急值运行情况进行调研、评估、动态监测,确定危急值项目的必要性及危急限值的准确性,及时并做好相关记录。
3.临床科室:接收危急值报告并登记,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处理并记录、反馈。
四、危急值登记资料要包括那些?
必须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位等基本信息,危急值项目名称、初检结果、复检结果、送检时间、结果回报时间、结果报告人、接报告人等信息。职能部门需对危急值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五、危急值标准数据由谁制定与更新?
1.确定:由医务科负责组织实验室、影像科室、临床科室等相关专家共同讨论确定自家危急值项目、阈值以及报告流程,分管院长审批后OA网公示。
2.更新:医务科负责(每年组织一次回顾更新,对上一年的危急值进行总结评价,并结合医技科室的调研情况和实际工作对危急值项目及危急限值进行调整)。
六、当操作者发现危急值后,如何启动标准作业流程? (非POCT项目和病理项目)
当日常检验工作中遇到了危急值,缺乏工作经验的“职场新手”会非常紧张,不知道如何处理,向年资高的老师请教汇报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进行正确的处理呢?
第一步:确认
敲黑板啦
确认”诊断发现”与 ”标本”是否合乎检测要求、仪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检测试剂是否有效、室内质量控制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全面回顾整个检测过程有没有问题,排出假性危急值。
第二步:复检(查)
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差异后,再进行危急值通知。
第三步:通知
危急值确认后检查科室应立即(报告者应5分钟内)与临床/门急诊科室联系
(报告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这一点非常重要!)
PS:记录:实验室或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者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或系统》上准确记录。
2024-07-11 16:25:16
2024-07-08 16:52:55
2024-07-01 11:17:11
2024-05-17 16:26:26
2024-05-15 14:37:53
2024-05-09 18:08:16
2024-04-29 16:29:55
2024-04-24 15:58:15
2024-04-22 17:27:24
2024-03-18 15:17:11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行迪医管立场。
网友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