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关注微信公众号“行迪医管”后台回复“规划”领取规划全文】。
今天,我们邀请行迪名院名科项目组对该政策进行相关内容解读,帮助各位院长、科主任规划学科时理清“发展方向”,并在顶层设计时寻找“新机遇点”。
2012年成立以来,我们一直通过调研、培训、咨询帮助医院顶层设计医院或学科发展战略,专注打造“名院名科”,走访过不少于200家医院,医院级别涉及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社区,采访交流过超2万多医务人员。结合我们的认知与规划辅导经验,与医界同道一起探讨学科发展之道。
正文:
总体目标:“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往前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均衡建、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有序跟”。
— 1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对标国际领先水平
攻坚“卡脖子”技术
医学前沿跟进不够,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的能力不足,进入不到国际第一梯队,特别是解决新发重大卫生健康问题的能力不足,集中表现在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传染病等相关专业。
据某机构不完全统计显示,仅2017年中国到海外就医的人数已突破60万人次,其中80%是癌症患者。有市场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的海外医疗市场潜力有可能超过数百亿美元。
中国患者大量出现在全球顶级医院,背后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诊断分型、精准治疗、药品研发之间的差距,以及中国富裕阶层的崛起。
所以本次规划中,针对“国家队”医院,重点攻克高精尖技术,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朝着在国际上为中国医疗打出品牌、吸引海外就医患者回流为主要目标。
具体做法分为,第一,国家医学中心和委属委管医院定向支持项目外,每年至少支持各省建设150个,“十四五”期间累计不少于75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相关专科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2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对标国内先进水平
各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当前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总体呈现名医院多集中于北、上、广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跨省就医现象屡见不鲜,2018年选择去外省三级医院就医的省外就医患者中,2018年三级医院收治的省外就医患者中,流入最多的省(区、市)前5位分别为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和广东,分别占省外就医患者的17.40%、15.15%、8.52%、6.43%和6.12%;流出最多的省(区、市)前5位分别为安徽、河北、江苏、浙江和河南,分别占省外就医患者的10%、7.78%、7.63%、6.14%和5.44%。(数据来源:2019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根据各地疾病谱和临床专科能力基线情况,规划中明确,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相关专科能力建设,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重点加强消化系统疾病、 外科创伤性疾病等相关专科能力建设。原则上,各省每年按照 100-150 万人口匹配 1 个省级专科建设项目。
在省级层面,31 个省份每年合计支持至少1000 个,“十四五” 期间累计支持不少于50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诊疗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等先进的诊疗理念和诊疗模式得到广泛应用,重大疾病诊疗水平和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突发群体重大疾病的防控及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 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更加均衡。
— 3—
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
基层医疗技术能力同质化发展
基层医院首要解决任务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保证县域就诊率达90%。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医保报销、服务能力、技术实力、媒体宣传下大工夫,基层就医逐步回流。但是,老百姓对基层医院的信任度仍然不高,“去大医院求个安心”、“不带去大医院看病就是不孝”等心态十分普遍。
真正让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在基层首诊,还得是技术能力水平提升,规划提到在市(县)级层面,“十四五”期间31个省份累计支持至少10000个地市级和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原则上,各地每年按照 70 万人口匹配1个市(县)级专科建设项目,不足 70 万人口的县 (区)“十四五”期间至少保障 1 个项目。
以市属医院和县级医院为基础,围绕肿瘤科、心内科、 胸外科、普外科、呼吸科、产科、麻醉、重症、骨外科、儿 科、病理、检验、医学影像、感染性疾病等基础专科加强建设,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基础投入,推广内镜介入等微创手术和 MDT、中西医结合等新诊疗模式,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等方式不断提升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形成覆盖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专科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看病就医需求。
— 4—
机遇与挑战
一、省级医院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1)针对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科,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契机,针对规划专栏4中罗列的关键领域技术创新方向,开展更高水平、更广范围、更大影响力的研究和探索。在平台搭建、资源整合、人才引进、建设投入等方面享受更多发展红利,有机会在国际上传播学科影响力、建立学科国际声誉。
2)针对其他省级医院学科,尤其是核心专科和各省份相对薄弱专科,有机会通过国家级专科建设项目,对接国内优质资源,提升专科技术能力达国内领先水平,扩大学科的品牌影响力,减少患者省外就医。
挑战
1)国内外学科实力,尤其是研究实力差距较大,在短时间内追赶甚至超越的难度较为艰巨。
2)在国家级重点专科普遍建设的情况下,人才、平台等优质资源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地市级医院的机遇与挑战
挑战
1)省级医院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且直接与县级医院组建医联体建立病源渠道;
2)县级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通过医共体建设基础不断夯实。市级医院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病源获取困难,专科发展较难实现突破。
机遇
1)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口碑、技术、管理、渠道,可以在新一轮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中寻找突破口,对标国内领先水平,与省级医院错领域、错空间、错维度发展,聚焦建立1-2个具有特色鲜明的大专科,扩大疑难病患者渠道,形成规模,通过特色专科吸引患者,从而反哺其他学科发展。
三、县(市、区)级医院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1)强基层、推进分级诊疗是医改的重点,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规划中提及“每年按照70万人口匹配1个市(县)级专科建设项目,不足70万人口的县(区)“十四五”期间至少保障1个项目”,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带来曙光。
2)一方面要求学科在常见病、多发病规范诊疗能力需对标省市级医院,实现同质化诊疗;另一方面结合医共体建设,在提升医疗效率、创新诊疗模式等领域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挑战
1)与市级医院争取同一层次的专科建设项目难度较大、优先级较后。
2)在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建设中,优质人才被大量虹吸,引进难度更大,而现有人员培养周期较长,拥有并打造一支合适的学科团队争创学科为当务之急。
四、(共性)对策
1) 选择哪个学科发展?
一是发展学科要符合医院功能定位和地方医疗需求;
二是根据已有的学科发展基础;
三是契合规划中提及的重点专科和薄弱专科;
四是综合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分析在区域内某一亚专科/专病是否能够错位、形成第一的地位。
2)学科发展方向?
一是不仅考虑在技术、科研等维度的发展,
二是可以在服务、模式等维度进行探索,是注重多学科的联合、中医药的发挥、新科技的应用、信息化的结合,实现更好的成本管控和效率提升。
行迪有话
老百姓对医疗的选择,最主要关注的是,一家什么医院,解决了我什么问题。所以我们在做医院战略规划时,一直问,这个区域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医疗服务,同样的服务,有多少家医院在做,他们做的怎么样,我们能否做出差异化?
希望通过本次对《“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的粗浅解读,能为各家医院管理者提供思路,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
2024-07-11 16:25:16
2024-07-08 16:52:55
2024-07-01 11:17:11
2024-05-17 16:26:26
2024-05-15 14:37:53
2024-05-09 18:08:16
2024-04-29 16:29:55
2024-04-24 15:58:15
2024-04-22 17:27:24
2024-03-18 15:17:11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行迪医管立场。
网友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