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logo
企业微信
电话logo 15372607513
首页 > 医院目录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别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级别:三级甲等 | 性质:公立 | 组织结构代码: | 年份:1953年

    1953年,医院前身河南省直机关第四门诊部与开封市**中西联合医院合并,成立河南省中医院。1956年,医院随河南省政府机关迁入郑州市现院址。1959年,建成病房楼一座,内设病床200张,临床各科初具规模。同年,归属河南中医学院,更名为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88年起沿用“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名。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一贯坚持“古今贯通,精医济世”办院理念,注重硬件及内涵建设。开放床位1200张,日门、急诊量2800人次左右;开设45个临床科室,35个病区,临床医技科室21个,并设有急救中心、综合体检中心、特需门诊、社区医疗服务部和3个疑难病症会诊中心。医院中医专科、专病特色优势突出,儿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心脏中心、肛肠科、周围血管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内科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脑病科、消化内科、泌尿内科为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在河南省率先成立了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同时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河南中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也相继挂靠我院。医院目前拥有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双源螺旋CT、大型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C型臂数字减影X光机、超声显像系统和国内先进的手术室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总值达1.2亿元。传统医术的继承和创新,现代化诊疗设备的引进,新技术的熟练实施,使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病、小儿肾病和周围血管病、肛肠病等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治处于国内同行先进水平。随着学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先后在医院设立了河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进一步完善了院系合一教学体系。现设有中西医临床、中医五官、康复治疗、护理学四个专业方向。目前管理统招全日制本科生2887人、研究生270人。共设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临床诊断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急诊学、中西医结合临床11个学科,有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五官、中西医结合临床6个硕士授权点。承担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是河南中医学院的重要教学基地。在“科技兴院”方针指导下,医院谋和谐,谋创新,谋发展,转变观念,扎实工作,努力建设临床研究型医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医院各学科科研硕果累累。“十五”以来承担“十五”科技攻关计划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6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85项,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3800余篇,编、撰专著246部。医院成立伊始就拥有一批国内**的中医药学专家和管理专家,如彭延泰、吴钦堂、李雅言、郑颉云、翟景南,中医内科专家吕承全、李振华、刘彦同、袁子震,中医外科专家徐世林、司万清,中药专家张永瑞等,为我院发展和中医药学术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医院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截至目前,医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250人,其中**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全国名老中医7人,省管**专家8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83人,**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3名,副主任委员12名;教授、主任医师10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13人,博士后3人,博士33人,硕士115人,相继确定和培养了三批共20余名**中青年医师作为全国名老中医药学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选拔培养了10名**继承型人才;7名主任医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人才,逐渐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临床研究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队伍,为构建临床研究型医院提供了人才保障。突出中医特色,博采现代科技之长,注重人才建设,不断开拓创新,适时调整医院发展思路,是医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的办院方向。河南中医一附院将以建设全国**的现代化综合性临床研究型中医医院为目标,坚持社会效益**、病人**、服务**的原则,严格医院管理,为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医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

尝试看看下列相关的交流摘要推荐

三甲医院 行迪 等级评审 吴洪川 浙江省卫健委 评审 指标 名院名科 卫健委 手术 运营管理委员会 邵逸夫医院 医共体 吴洪川喜结良缘 李娜 温州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军医大学院长 危急 细则 名院名科打造 中国综合医院 疑难病 非结构化 大咖共聚行迪医管 精确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浙江省政府 奥密克戎 总经理 诸暨六院詹庄锡